逃避是人类本能 勇敢承担人生更有价值
文章来源:广州脑博仕医院 发布日期:2018-06-26
逃避不意味着解决
许多研究心理健康的医生一致认为,适应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,能以“解决问题”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,而不是逃避问题,怨天尤人。
要知道,生活中的事情永远没有尽善尽美的。每一天人们都会遇到麻烦。有的人就会想:“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?”犯了错误、判断失误、记错事情、受人干扰分了心,任何人都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,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。诚然,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、解释并改正。但是,人们有时还会故意捣乱,然后再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避惩罚。如果指责无关痛痒,人们就不必为那些小小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解释开脱了。
但是,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。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,许多人想尽办法逃避责任,比如转移批评、推卸责任、文过饰非等等。
案例: 有位患者本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,但是如今他向医生坦言自己曾经闪过轻生的念头。他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,不习惯面对变化与改革。当他得知自己可能被指派去干他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工作时,潜在的焦虑、恐惧与厌世情绪随即涌上心头。他本来可以去竞争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位,可是他由于胆怯自卑而夫去了竞争的勇气。或许正是这种逃避竞争、习惯于退缩的心态,使他陷入绝望的深渊之中。这种扭曲的心态和错误的认知观念使他放弃了所有的努力。
人们在逃避指责时,经常会含糊其辞、或者故意隐瞒关键问题、或者干脆靠撒谎来逃脱批评与惩罚。比如说,工作拖拉的人多半不会轻易承认:“我的报告交的迟了是因为我不喜欢打挠别人的工作。我才不在乎我的延误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影响呢。我偷懒的时候,从来是只图自己舒服的。”相反,他们常常会说:“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情。”或是其他一些夸大其词的谎言。
编造借口可以博取同情,但是,如果编造借口逐渐习惯成自然,撒谎的技巧渐趋熟练,也就积习难改了。养成为逃避公正的谴责而撒谎的习惯,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。踏上这条不归路,一个人就很难再有其它的选择了。如果对事态的发展真的无能为力,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是不会苛责犯错误的人。只有当一个人明知故犯并造成恶果时,人们才会对他进行谴责。
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,先不要试着去逃避,如果能勇敢地去面对,也许会发现事情原本很容易解决。逃避尽管能帮助人们暂时摆脱责任和压力,但毕竟不是然后解决问题之道。
“免罪”理论
“免罪”理论可以帮助理解常见的逃避责任的行为的深层原因。免罪理论的内容如下:
①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;
② 多数人在“有利”与“不利”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利避害;
③ 通过各种“免罪”行为,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,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。
心理医生提示“
以下是一些逃避责任的伎俩,和其内在的含义:
“这不是我的错。” 这是一种全盘否定。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。当人们乞求宽恕时,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。
“我不是故意的。” 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。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。人们经常对此进行反驳: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,你是成心的!
“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。” 表明此人想借装傻蒙混过关。如果有人这么说,就告诉他:也没有人让你这样做!
“这不是我干的。” 是比较直接的否认。可以请他拿出证据来。
“本来不会这样的,都怪……” 找这种借口的人认为法不责众,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。不要理会,先处理他,其他人的责任以后再说。
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侥幸逃脱。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。这种心理强化使得这些借口得到了广泛使用。这类“免罪”的借口经常能够获得部分或的成功,否则,人们就不会使用这种手段了。
为了免受谴责,多数人都会选择欺骗手段,尤其是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。这就是所谓“罪与罚两面性理论”的中心内容,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。当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,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,有时会给自己找出另一个理由。比如,有人没有按时完成小组工作计划中自己那一部分任务,他给自己的理由是他需要时间进入状态。而当同事们问起他延误的原因时,他却对他们说自己生病了。
逃避心理的矫正
从一个人出生时起,就在与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互动。环境对人产生影响,但是人往往更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。能够在众多选择中做出自己的决定,这就是所谓“自由意志”。这说明一个人拥有主宰自身行为的能力,因而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。如果是这样,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一个人做出决定,就理应承受相应的责备与赞扬。但是有时,人们在作决定时确实会受到种种客观情况的干扰:比如信息不通、缺乏常识、时间紧迫或者精神不够集中等等。
所幸人类具有创造力,因此有办法逃避应当承受的责任。当然,如果真是无辜的,就经常能够通过事实、证据和逻辑驳斥他人的指责。但是,如果真的有责任,就应该接受别人的责备。
如果一个人辜负了同事的信任,继而若无其事地对他们撒谎,人际关系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。为了免受应得的责备,有些人会掩盖真相、敷衍搪塞、编造借口、无中生有、文不对题或者真真假假、闪烁其词。这些欺骗伎俩并非总能奏效,但是其目的却已昭然若揭:不过是想方设法逃避谴责与惩罚罢了。承认“我错了”意义非常重大。因为人人都难免犯错,所以大多数人都能原谅别人的过失。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,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。
媒体经常报道有人为了逃避责任,不惜放弃了自己的生命。虽说人对于未来会感到不安与恐惧,害怕面对死亡,也因此知道珍惜生命,是为什么还有人敢自杀呢?
这和人的潜在意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,当事人对于某些事情感到痛苦时,这个痛苦就会不断输给潜在意识,而潜在意识就会忠实地依照这样的信息,在情境来临时去实现。
人的行为有90%是受潜意识所控制,而潜意识是从出生开始,经过每日意识沉积所形成。所以它不仅反映在心理上,更会反映在生理上,因为人的身体是由自律神经掌控,而自律神经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作用而形成。如果交感神经两者作用互动平衡,自律神经就会正常,身体各方面的动作也会因此顺畅。
自杀的动机绝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因为人感到痛苦,所以不断告诉自己,死去总比活着好,潜意识就产生活着干什么的意念,然后终于带领人走上死亡。所以人应该时时刻刻朝正面思考,而不要让负面的痛苦沉淀,例如人们信仰宗教求神拜佛,无非是祈求痛苦能获得解决,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在告诉潜在意识:我们要远离痛苦。重复的告知,潜在意识确实就会带领人们远离痛苦。
有人为了怕痛苦,而选择逃避问题,其实人的成长,就是因为人生中经历过无数挫折与失败,如果能认识痛苦的价值,愿意面对现实,有勇气承担痛苦,人就能活得更坚强、更有价值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男性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
- 下一篇:下一篇:高频音乐治疗治疗自闭症和抑郁